1. 干茶
茶叶的干茶形状有几种:条形、扁形、圆珠形等。匀净度、色泽和是否有茶毫也是重要的判断标准。一般来说,条形茶的条索紧
2. 汤色
汤色是茶汤的颜色。要辨别茶汤的颜色,一是要判断茶汤的颜色,是碧绿、杏黄还是红褐;二是要评定汤色的亮度,是明亮还是暗淡;三是还要评定茶汤的清澈程度,是清澈透明还是浑浊有沉淀。金圈是茶叶中茶黄素和茶红素共同作用的结果,优质红碎茶茶汤要求红艳明亮,如果出现“金圈”,则更是一流的红碎茶,其滋味必然浓强鲜爽。冷后浑是优质红茶的象征之一,指茶汤冷却后出现浅褐色或橙色乳状的浑浊现象。
3. 香气
香气指的是欣赏茶叶冲泡后散发的香气。闻香可借助闻香杯进行,也可以直接闻茶汤的香味或闻叶底的余香。茶的香气有很多种,如清香、陈香、花香、熟板栗香、松烟香等等。不同的茶叶其香气也各有不同,或高锐持久,或纯正平和。但不宜有青气、焦气、高火、老火等气味。闻香的方法有热嗅冷嗅及温嗅。热嗅即茶叶刚泡好时的香味,冷嗅即茶叶冲泡并冷却后的香味,温嗅介于热嗅和冷嗅之间。
4. 滋味
滋味是品饮茶汤的滋味,包括品尝茶汤滋味的浓淡、醇厚、鲜涩、甘甜、鲜爽、青臭味、刺激性,辨别茶汤中香味有否异味及茶叶火候等。品尝茶汤滋味时,用舌头在口腔内循环打转,边打转边吸气,这样能够使舌部味蕾充分感受,作出综合反应。但茶汤在口中不宜打转过久,以免舌头失敏感性。一般第一泡茶汤用来辨别是否有杂异味、品种味;第二泡滋味最好,用来辨别鲜爽度、醇厚度、韵味、回甘等;第三泡则用来辨别茶叶耐泡性、持久性,以及与第一、二泡的滋味是否基本一致。
5. 叶底
叶底是茶叶品评的一种常用术语,也叫茶渣。评叶底时将泡过的茶叶倒入叶底盘或杯盖中,并将叶底拌匀铺开,观察其嫩度、匀度、色泽等。嫩度即叶底的柔软肥厚程度,匀度即观察叶底是否匀整,有无断碎,色泽即叶底叶缘、叶脉、叶腹的颜色。纯度即叶底中是否混有其他品种或杂物。